分类
人像摄影十杰

身边的孩子们给我最多感动

他熟悉、热爱他所拍摄的一切,因为他就生活在其中,他的照片是有温度的。

2015年,非职业摄影师王伟涛凭借他的摄影专题《高原村小——我的学生》,荣获了第八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他的纪实作品结构、动态、光影、主次表现俱佳。最重要的是,他熟悉、热爱他所拍摄的一切,因为他就生活在其中,他的照片是有温度的。
王伟涛
王伟涛
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美术老师,西藏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

这些纪实人像作品是身为教师的王伟涛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拍摄的。最初他是去学校当义工的,后来在跟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于是就萌生了拍摄学生们的想法。

不一样的地理与文化对于个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启示与引领。从2011年到西藏教书开始,王伟涛就不停地拍摄身边的孩子们,至今已持续了四年多。让他坚持下来的理由,从最初的帮助,到现在的纪录,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和生活状态,同时也在记录生活的灵感,记录初心的光芒,还原生活中的感动。在持续拍摄的过程中,不论是孩子们,还是王伟涛,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他的肩上也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

高原孤儿院-(12)-副本

从完全陌生到逐渐熟悉,孩子们对王伟涛的镜头再没有一点点防备,他也顺其自然地拍摄了多组专题。虽然他的镜头面对的都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但从作品来看,孩子们并不孤单。他的作品镜头语言生动,表达淳朴自然,不做作,不矫情。他用镜头关注这些儿童,主题感人至深。

摄影观:结合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海伦·曼泽说过:“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同样,没有情感便没有摄影艺术,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无力、毫无生命力的。一幅摄影作品水平的高低,艺术感染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与摄影师的情感有着很大关系。

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可缺少的创作环节和情感体现。

有人说,态度决定结果。摄影的诞生与发展,是人们对生活的再现与总结,对客观事物的提炼与情感的表达,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态度表达,是摄影师自我价值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情感态度的课程是乏味的,没有价值观传递的表达是无意义的,摄影亦是如此。

拍摄题材:不必冒险去寻找

王伟涛喜欢拍摄跟自己的日常生活及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题材,教师的身份和本能让他的镜头总是在自己的学生们身上流连。对于拍摄题材,他认为无需冒险去寻找。他的黑白影像记录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环境,既表现出孩子们活泼生动、乐观积极的天性,又以强烈的光影对比把对孩子们的关注表达得更加肃穆。

从日常之中提炼画面,在平凡的言行举止中抓取决定性瞬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摄影师就要锻炼自己在生活中发现感动、发现美的捕捉力。在艰苦而真实的环境中,特定的人物、环境、事件,特别吸引王伟涛的镜头。

高原孤儿院-(13)

拍摄手法:不必孜孜以求技术性处理

在王伟涛的作品中,有合影、特写、全身像,也有孩子们的活动场面,他选取了真实的生活背景,很好地烘托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王伟涛不主张对技术的过分苛求,拍摄手法通常都是根据题材而定,大多数时候都采用较为平实的拍摄手法,不孜孜以求技术性的处理。广角视野、黑白影像、点线面的处理是王伟涛所擅长的手法,但绝不止于此。

黑白是一种内省的色调,几乎是一种无色的、不确定的色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画面。得益于深厚的摄影功底,他对构图上的点线面处理得也很好。此外,王伟涛很注意对孩子们眼神的捕捉和环境光线的刻画,他懂得利用这些表现孩子们彼时的心情。他讲究画面的形神兼备,认为一幅纪实摄影作品,也可以当作艺术品来创作。这些平实、凝练、真挚的摄影作品,其价值不止是一幅幅画面,还有作品发表后的普世价值。

主题先行的摄影专题

王伟涛一般都是以纪实摄影专题的形式来拍摄身边的孩子们。谈到专题式拍摄的主题设定、画面构思、图片故事、组织结构,他认为就跟写作文一样,先定好主题,再开始书写内容。主题是一组专题的拍摄前提,要做到思路清晰,画面不重复,故事性强,情绪打动人。

他从学生们的上学路、学习、生活、体育课、娱乐等方方面面,多个角度地切入选题,利用独特的高原环境、学校、教室、人文等视觉符号来组构专题,从具体的人和事出发,关注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这些专题照片往往时间跨度大,信息量大,广角视野加上黑白影像,镜头语言平白直接,编辑手法朴实自然。

虽然一组专题的主题只有一个,但是表现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也应符合内容的丰富性。具体到单张照片的拍摄,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运用,到构图的简洁、主体突出,瞬间的把握,影调层次等的控制恰到好处,显示出王伟涛的拍摄功力。

乡村小学

翻“车轱辘” 学校里没有什么体育器具,在不大的操场上,孩子们用这样一种很古老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
翻“车轱辘”
学校里没有什么体育器具,在不大的操场上,孩子们用这样一种很古老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
Vkz6y0pAxtest
新球鞋 这个小男孩的家长从县里给他买了一双球鞋,特意送到学校来让他试穿,鞋子很合脚,家长把新鞋放在课桌上就走了,孩子笑得特别开心。
EyJdxRpAxtest
跑步上学 乡村小学是附近的几个村子组建的,位置在几个村子中间(也就是在半山腰),孩子们要早早地跑去学校上课。
踢排球 孩子们不知道排球是要用手来打的,高高兴兴地把它当成足球踢。
踢排球
孩子们不知道排球是要用手来打的,高高兴兴地把它当成足球踢。

高原孤儿院

这所孤儿院是一位名叫扎西的藏族人用自己毕生的积蓄创办的。这里收留了28名孤儿,他们中有的是弃婴,有的是残疾人,还有的患有重疾,家里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当我第一次踏进这个地方,我的内心便无法归复平静。我在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的微薄收入对他们来说解不了燃眉之急,我思前想后,最后我只能透过自己的镜头,用真实的记录告诉世人,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注意到并帮助到他们。

“好想有个家,爸爸妈妈……”这是孩子们的扎西爸爸为他们编写的歌曲。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孤儿院,没有父母、家人的宠爱和疼惜,但是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力。他们懂得敬老爱幼,他们懂得为他们的扎西爸爸分担忧愁,他们懂得如何照顾比自己更小的孩子。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没有被抛弃的孤单和自卑,而是充溢着天性的快乐和美好的憧憬。

拍摄思路

对于这样一个有些沉重的主题,我的拍摄手法却很平淡,采用方方正正的构图给人以认真而崇敬的观赏视角和心态。以黑白影像为主,没有华丽的色彩,表现出孩子们淳朴而美丽的一面,孩子们快乐纯真的动作和表情为画面增添了动人的光辉。虽然这里的环境艰苦,但是我想表现出孩子们的生活现状,记录他们天真无忧的童年。

高原孤儿院-(11)-副本
高原孤儿院-(10)-副本
高原孤儿院-(9)-副本
高原孤儿院-(8)
高原孤儿院-(7)-副本
高原孤儿院-(6)
高原孤儿院-(5)-副本
高原孤儿院-(4)-副本
高原孤儿院-(3)
高原孤儿院-(2)-副本
高原孤儿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