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

神样的施韦泽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 1875年-1965年)是欧洲文明的杰出代表,身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施韦泽是管风琴大师、巴赫研究专家、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诺贝尔和平奖(1952)获得者。施韦泽在40岁之前在音乐和学术方面已获得极高的成就,40岁时远赴非洲,救死扶伤整整50年,最终在非洲在90高龄去世。

阿尔贝特•施韦泽 (摄影:优素福•卡什)

施韦泽的文集《敬畏生命》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此文集由爱因斯坦作序,爱因斯坦写到:像阿尔贝特•施韦泽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而他又有幸具有极为健壮的体格,这给人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施韦泽热爱美,这种美不仅仅有艺术的美,它还包括心灵的美。文集的编者写到:施韦泽作为神学家、哲学家和医生,他以其罕见的力量见证、发挥并身体力行的基本思想就是与生命休戚与共。他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并以此教诲人,要尽可能尊重和不伤害生命。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信念,并使人们注意到这一信念。

关于施韦泽的生平,大家可以观看2009年拍摄的传记影片,中译名是《史怀哲传》。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年出生于德法边境的上阿尔萨斯地区。

施韦泽9岁起就开始在教堂里弹奏管风琴了,在中学和大学时代施韦泽得到管风琴大师欧根•孟许和夏尔-玛利•魏多尔的指导和提携,16岁时第一次在音乐会中弹奏管风琴,“首次经历了以后也经常体验到的狂喜”。

摄影:尤金•史密斯

施韦泽拥有一部卷帙浩繁的巴赫作品全集,在青年时代就成为一位享有声誉的管风琴大师和巴赫研究专家,1903至1904年间写作法语版《巴赫》,于1905年出版,之后重新写作德语版《巴赫》,比法语版的篇幅多了将近一倍,于1908年出版,此时的施韦泽33岁。这是巴赫研究文献中最重要的一部,汉译本的书名为《论巴赫》。

施韦泽在1929年、1935年、1938年和1952年录制了巴赫管风琴作品的唱片。

1954年7月28和29日在斯特拉斯堡的教堂举办巴赫纪念音乐会,这是施韦泽作为管风琴家最后一次登台演出。

唱片封面

18岁时施韦泽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作为一名大学生,施韦泽认为我们的精神生活似乎不仅没有超过过去的时代,而且还依赖着前人的某些成就,更有甚者,其中有些遗产经过我们的手而逐渐消失了,我们处在一个精神逐步衰落的时代。

施韦泽24岁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5岁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了他的神学生涯,在教会及神学院担任职务,从事神学研究,并在《新约》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31岁出版了成名作《耶稣生平研究史》。

施韦泽早在21岁时做出决定:30岁以前献身于布道、学术和音乐生活,然后,就要作为一个人走直接服务的道路。1904年非洲的刚果教区发出求援呼吁,施韦泽在1905年30岁时发愿学医,他辞去宗教职位,重新进入大学学习医学,191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的医学学位论文的题目是《耶稣的精神心理学研究》。

施韦泽夫妇携带着足够的哲学书籍于1913年来到法属非洲加蓬的兰巴雷内,在丛林中建立了一家医院,当时昏睡病正在非洲肆虐。这一切的费用来自于施韦泽巴赫作品演奏会的收入。

施韦泽写到:为了能在非洲坚持下去,人们必须要有精神的劳作。值得注意的是,有教养的人比没有教养的人更能够承受在丛林中的生活。因为前者的身心得到了恢复,而后者则没有。哲学、神学和巴赫的音乐支持了施韦泽。

1914年8月,一战爆发,施韦泽在非洲陷于险境,在颠沛流离中,“敬畏生命”这个思想出现在施韦泽的心灵中,由此开始写作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文化与伦理》。

1918年7月施韦泽回到德国,继续写作《文化与伦理》。一战结束后,施韦泽在欧洲逗留期间在牛津、剑桥、哥本哈根和布拉格大学多次演讲阐述《文化与伦理》的思想。《文化与伦理》于1923年出版。

1924年,施韦泽回到非洲兰巴雷内。由于医院有了几位医生,施韦泽可以不时回到欧洲,作关于文化和敬畏生命的伦理学的演讲。

施韦泽的签名照

施韦泽在演讲中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