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童摄影

家庭摄影|坦诚地记录生活的表象

最可贵的是人自由的状态。摄影可以将其记录下来。

摄影:明镜xlens 采访:瑞清

坦诚地记录真实日常或旅行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孩子和环境的互动,和家人的互动。这样照片就不只是记录了人的样子,更记录了当时一家人的生活状态。照片应当体现的是人物的性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成长的环境和经历。

照片要有代入感,能把人一下“带回”拍摄时的那个瞬间,照片自己就会讲故事。特别是拍孩子,他们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边玩边拍才能得到最自然真实的照片。

不要摆姿,只要故事

2021年8月,我们一家人从山东自驾来到大理定居。来大理一方面是因为摄影师这个职业在大理这样的旅游城市容易讨饭吃,二来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里的气候、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文,想给家人更好的居住环境,让孩子们尽情地到大自然中去“野”!

这一年多来疫情反复,加上大理本身就是旅游城市,导致淡旺季非常明显,好在一直坚持的纪实风格还是获得了一部分客户的认可。淡季就各种学习充电,要么和家人周边游一下,顺便拍拍照片,既是生活也是工作。孩子们在大理上的是一家在当地被称作“创新教育”的幼儿园,整个幼儿园在一个十万平方米的多肉花园里,日常课程除了少数正课之外,还有骑马、射箭、拔萝卜、掰玉米、种草莓、跳泥坑……身上虽然多了些泥土,但眼睛里充满了光彩。我特别喜欢这种童真的状态,是我想象中孩子童年的模样。

对于家庭摄影,我觉得真实永远胜过完美,孩子们就应该是黏糊糊的,自由的、探索的、鲜活的、好奇的、多变的……所以我希望我的作品不再是对“完美面孔和画面”负责,而是对“记忆负责”,后来还有朋友给我封了一个“记忆银行行长”的称号,我特别喜欢这个称号。我在拍摄的时候不会引导小朋友摆老成的姿势,我希望能记录她们最真实的瞬间,“不要姿势,只要故事”便成了我拍照的一个理念。

固有的风格里保留一些随机性

我从2008年开始接触摄影,那一年我高三。我的第一部拍摄设备是一台具有摄像头的MP4视频播放器,高中毕业季就用这个设备拍了很多同学好友的日常,最后还选出一部分印出来送给同学,画质很差,但却很真实。后来上了大学,有了第一部相机,有空就喜欢满校园、满城里大街小巷的扫街。早起卖油条的早餐摊摊主,菜市上谈价还价的大爷大妈都成了我的模特,我喜欢上了这种记录真实的感觉。毕业几年后,我去了北京的卜马映像,我在这里待了整整四年,对纪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技术相比之前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我的摄影风格首先是质朴、真实、有温度、有故事感,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从作品里可以看到被拍摄者的性格,而不是千篇一律甚至和孩子们年纪极不相称的摆姿。拍摄手法上运用了很多动态抓拍,这也是我的作品具有代入感的秘诀。我认为看到照片的第一眼能不能抓住人的眼球,或者说有没有冲击力,最重要的还是人物的情绪。其他因素比如场景、服装、光线、色彩、构图这些当然也很重要,但它们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我的拍摄规划比较简单,拍摄前跟客人沟通好拍摄的时间、场地,以及服装即可。我不喜欢用太多的道具,道具太多就容易让照片显的“假”。我不会过多的去想具体的拍摄情节,比如一定要拍到什么动作之类的问题。我不想出门拍摄之前就把当天要拍的东西框死,我喜欢在风格里再保留一些随机性。每个小朋友、每个家庭都会有不一样的演绎。

人在自由的状态下才会呈现真实

我引导拍摄的方式类似于拍电影,大多是有故事的动态情节引导,几乎没有固定不动的动作。给客人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情节,等他们玩起来以后就开始抓拍。比如在小溪里踩水、扔石头,在草地上奔跑打滚,或者有家长一起参与拍摄的让家长挠小朋友痒痒,一起做鬼脸……孩子对这类游戏大部分都是乐于参与的,然后就尽情抓怕即可。

在拍摄时,我不会给客人特别是孩子非常具体的动作指导,只有一些大的框架,比如引导孩子跑过来,那他跑还是跳,跑的快跑的慢,跑直线还是跑曲线,高兴的跑还是不高兴的跑,甩手跑还是把手放在装着糖果的裤兜里跑……都是由他自己决定。人在自由的状态下才会呈现真实,再加上孩子动作多变没有规律,我也很少去讲究什么三分构图黄金比例,大概凭直觉拿起相机就拍,在构图上也更灵活多变,没有太多章法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