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肖像

面孔,是呼吸着个性的时代印记

无论是坦率的表达、还是直接的凝视,格罗布的肖像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呈现为一种优雅和古典主义的背景中的华丽。

无论是坦率的表达、还是直接的凝视,格罗布的肖像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呈现为一种优雅和古典主义的背景中的华丽。

Marco Grob

马可·格罗布(Marco Grob,1965)出生于瑞士,作为一名静物摄影师工作了二十年之后,他于2003年转向了人物肖像领域。

格罗布的作品,你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肖像的经典模式,因为他既没有将人物置于严格的经典光影与构图中去,也没有戏剧性地增强(美化)他们的形象(外观)。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肖像中,体验到一种贴近经典的气质——他试图捕捉人物面孔之上的“光芒”:力求描绘现实,同时也努力象征性地描绘人们的心态或价值观。

格罗布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方法:人们在感觉自己没有被别人观察时,他们会用疑问、惊讶、心不在焉的微笑看着我们,或者似乎在沉思某事,甚至因为陷入他们自己的一些心情而将隐藏的情绪泛出来。如果你能将某些东西渗透到每张照片的氛围中,他们会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每一张面孔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总会有什么潜在的东西,让我们之间产生关联。

“我对基因以外的面孔感兴趣。从一个人的脸上,你可以读出他们的社会阶层、饮食方式、喝什么、是否吸烟、是否快乐。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了解很多,我一直被这一点所吸引,并困惑于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最有趣的是,笑可以消除脸上的所有信息,所有嵌入的东西都被删除了。”

他的肖像图像,似乎很符合我们对数字时代影像的视觉期待——摄影师捕捉到了脸部的无数细节,图像以一种我们一眼无法全部察觉的方式呈现现实。这种在可视化中对现实的极端放大,具有一种近乎不真实、近乎抽象的品质。同时,精致、有力的光影,使画面中的一切显得有序化,似乎一切都正好。

“静物摄影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关呈现纹理的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灯光,知道光线如何与某些表面相互作用,以及以什么角度相互作用。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如果需要,我仍然会调动这些技能储备。当然,我会努力让我的照明方法非常简单,有时只是一盏手持灯。”

这种目不暇给的视觉观感,同时来源于另一个方面,即:近距离拍摄产生的适度变形,由此构成的超越日常的迫近感——仿佛进入他们个人空间的错觉。

“对于与人接触的密切程度,我们都有自己的默认标准。当突破这个界限,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就会产生反应——不仅是视觉性的,也是生理性的——可能是亲密感,也可能是压迫感。”

正如职业经历对他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热衷于研究光对物体纹理和形状的影响,并将这种经验转移到了面对人物的肖像拍摄中。格罗布的灯光设置很有条理,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从而准确地表现他的创意愿景。

比如上面这张,是他非常知名的一幅作品,我们看到:两侧夹光,巧妙地构成面部(靠近镜头一侧)上的倒三角阴影,面部层面的光比清晰有力。同时,这种光效又是非经典的、创意性的,一点点奇怪的魅力,让画面和人物完全凸显出来。

清晰质感:近距离和小光源会产生更加锐利的光线。当与小光圈结合使用时会更有利于呈现高对比度且质感锐利的图像。

限制光线:比如在灯光旁边,或是在人物脸部附近放置一些约束光线照射范围的黑板,从而产生明显的阴影,配合强光可以让我们获得对比度高的图像。

补光控制:较小光源产生的阴影可能太暗,增加补光可以提升阴影亮度,关键是要保持对比,而不是破坏对比。

结语:

我们常喜欢说,肖像的魅力在于真实,也许吧。其实我们也知道,处理照片的方式多种多样,多数时候,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要么是模糊的、要么被藏匿起来,难以辨别。照片的观看者常常无法真正确定,我们是否面对真实的面孔,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修饰,并不以为然。

无论胶片时代还是数字时代,都没有百分百的“真实”,这样来看,也许对于肖像魅力的定义仍然值得商榷。比如,不是因为真实,而是可以“阅读”?通过“阅读”,让他们——面孔,像打开一本书一样揭示出一些个性乃至共性的东西。

或者因为:真正的肖像,最终会以一种我们无法一眼看出的方式来说明现实。

格罗布的肖像作品

这本画册收录格罗布的肖像作品,展示了现代政治、流行文化、体育娱乐、科学技术等领域中一些有活力、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人物。因为在他看来,通过对影响和塑造现代文化的每个特殊人物的拍摄,摄影师获得了一种特权——“历史的前排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