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真

食 · 光 · 爱

刻意摆拍的情感就像塑料花,精致却缺乏生命力。

摄影、文/阿佑

创作原点:寻找真实的情感切片

这组作品的灵感,源自于偶然看到的一张情侣自拍,很日常,却又十分生动,两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情感表现很有感染力。那些未经设计的日常瞬间,呈现出专业拍摄中罕见的生动性。

刻意摆拍的情感就像塑料花,精致却缺乏生命力。在厨房这个最具生活质感的场景里,我希望呈现的是情侣在生活中的自然状态,重点不在于“拍照”,最好他们能忘记镜头的存在,像平时一样互动。我不追求完美构图或精致表情,反而更喜欢那些“不完美”的瞬间,有时候不完美才更完美。

我不会在乎照片上有什么瑕疵,但情感一定要很浓郁。情侣间那种无他的状态,是我非常喜欢的,我采用一种镜头“不在场”的表达,让他们沉浸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中。我还用了一些道具鱼缸、西瓜,为了能让人物能更快地进入到沉浸的、自我的状态里去。

阿佑

商业摄影师
佑Studio工作室主理人
小红书@摄影师阿佑

光影编织:烹饪黄昏的温度

厨房本身的光线并不理想,我用了两盏灯模拟下午四点后夕阳的光影氛围:一盏模拟夕阳的暖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另一盏补光让暗部不至于太闷,光线要像空气一样自然流动。

模拟夕阳太阳光的色温控制在4000K左右,稍微偏暖,但不会太黄。通过色温对比强化了空间的立体感,也让暖调的画面多了视觉呼吸点。很多情况光打好了,但不一定能用得好。光是固定的,人和机位是移动的,就像拍自然光是一个道理,光几乎是不可以挪动的,必须调整人去配合光线。

拍摄时,我让情侣自然地走动或互动,我的机位和角度也在不断调整,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这样光线会在他们身上形成变化——有时是侧逆光勾勒轮廓,有时是正面柔光让表情更柔和。

场景布置:让环境成为故事的背景

场景选择了我工作室的厨房,也是想更家居一点,没有特别改造,但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的细节道具来强化氛围:比如台面上的西瓜、水槽边的餐具、花瓶,冰箱上的绿植。我觉得这个场景,会把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引导带动出来。

鱼缸本来不在厨房里,我临时把它搬了过来。因为我想要一些有趣的光影变化,想融入一些水的元素。从视觉上来讲也,会更丰富一些,比如透过水或玻璃去看人,这种偷窥式的第三视角能营造出画面更有趣的层次和想象空间。水波纹让画面多了朦胧感,就像人的表情蒙上了回忆的滤镜。玻璃就像时光的取景框,我称它是拍摄时的神来之笔。

所有布景都遵循“七分满”原则:足够引发联想,又留白供观者填补故事。我会有意规避掉那些特别准确或特别精美的部分,希望加一些更“模糊”的表达,我觉得如此反而能让氛围变得更完美。

情绪引导:不摆拍,只记录

我不喜欢让情侣摆固定姿势,而是给他们一些小任务,比如“你喂他吃一口西瓜”或“你从背后抱她一下”。有时候他们自己进入状态,反而比我想象的更好。

拍摄“爱情情结”就像煮溏心蛋,火候最关键。正式拍摄时,我会播放一些符合主题的音乐制造氛围。我不会一直说话干扰他们,重点是他们之间的互动,而不是看镜头。我最满意的大多是那些他们没注意到我在拍的瞬间——比如女生若有所思的发着呆,男生专注地看她时的表情。

这组照片没有复杂的设定,就是想拍出情侣在家的日常状态,是剥离表演外壳后爱情的本真样貌。光线、场景、道具都是为了让他们更自然地互动,而不是为了“拍照”而存在。我觉得最好的情侣写真,不是看起来多完美,而是能让人感受到画面里藏不住的生活气与真心。当观者能透过照片闻到西瓜的清甜、感受到夕照的余温、听到水流冲刷碗碟的声响时,这场厨房里的恋爱叙事便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


人像摄影2025年第7期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