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镜头下,意想不到的抽象与纯美
这是摄影师Justin Zoll利用显微设备拍摄的精美图像。这些图像是诸如硫磺、樟脑丸、谷酰胺、盐等化学物质的晶体显微图像,摄影师本人称之为“大自然最微小的风景”。
这是摄影师Justin Zoll利用显微设备拍摄的精美图像。这些图像是诸如硫磺、樟脑丸、谷酰胺、盐等化学物质的晶体显微图像,摄影师本人称之为“大自然最微小的风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尚之都”巴黎刚刚从二战的噩梦中苏醒过来,摄影师Marilyn Stafford以敏锐而富有艺术感的影像,在破败与格调交织的巴黎街头拍摄了众多意趣盎然的照片,兼具纪录与时尚风格,颇为耐看
这组名为《透过窗》的主题艺术摄影作品,以一种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的艺术表达方式,一方面给人以某种生活实录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以故意显得“生硬”的场面营造,来表达游离于画面之外的超现实感。
《三分钟》采用苹果去年推出的旗舰产品iPhone X完成拍摄,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背后依托的,当然是一只庞大而高水准的创意和制作团队。其目标当然最终是指向产品营销,但因其创意的高格调而“丝滑”渗入观者内心。创意的价值,由此可知。
Maria Svarbova作品独特的配色已经形成一封风格化的视觉效果,这种风格在“泳池”系列作品中已经被我们熟悉。这组作品移步户外,依然在风格化的色彩上延续着摄影师的独特视觉体验。
理查德·拉特利奇(Richard Rutledge),这个名字也许在今天这并不十分响亮,但在当时,持续15年的战争期间,他是在《Vogue》、《Glamour》以及《House&Garden》上发表作品最多的摄影师。
Junebug Weddings网站最近评选出了50张“2017年度最佳婚礼照片”,全球范围内共有6000多张照片被提交参赛,这是该网站第十届年度婚礼摄影比赛。
别说没有正面,别说看不清脸,别说对不准焦,别说你看不懂……
这是一种极具个人偏好的选择,我的作品本身就是很主观的,懂的人自然会喜欢。浓烈的光影、绚烂的色彩、丰富的层次、动人的瞬间、真实而有感染力的肢体表达,有时简单直白,有时梦幻飘渺。我偏爱在这虚虚实实、不破不立之间描绘出爱情的模样。
你可能不知道阿西莫夫,也没有读过阿西莫夫,但你一定知道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星际旅行这些词汇,而且此时此刻你一定拿着一部智能手机。没错,这些词汇和概念是阿西莫夫几十年前灌输给我们的,至今仍在振动着我们的耳膜。他在上世纪60年代预计到的智能手机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1月23日,DJI大疆创新推出“御” Mavic Air随行无人机。该产品仅重430克,主打“极致便携”,采用3D折叠设计技术,相比上一代,在影像系统、智能功能、工业设计及飞行安全性上有升级。
2017年12月,我前往南极,尝试用索尼全画幅微单旗舰 A9和这款迷一般的索尼G大师镜头FE100-400mmF4.5-5.6 GM OSS,用一句话总结,颠覆了我对微单的印象,必须路转粉,再转高级粉。
发射于2011年的星际探测器朱诺号,于2016年抵达木星(英语称之为朱庇特Jupiter),环绕这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朱诺为它拍摄了大量近距离的细节照片,让我们第一次以如此逼真的视觉观赏到宛如抽象派艺术绘画的壮丽图景。
近些年的专业摄影器材市场似乎有点波澜不惊,在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当今,面向专业和发烧友的高端专业摄影设备,当然很难唤起普众的兴趣,再加之,纯粹的技术创新方面也以改进为主,突破性的创新几乎没有,也使得人们对此缺乏谈论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