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与纪实


照片背后的故事:年轻的农民(桑德)
1910年,奥古斯都·桑德(1876-1964年)开始尝试为身边的农民系统性地拍摄肖像并使之类别化。这个项目完全由他一人发起和负担,只得到了德国莱茵兰地区画家朋友们的支持。之后,他的《时代的面孔》一书被判违法,在1936年被纳粹当局销毁了部分。但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今天被列为摄影“新客观主义”(The New Objectivity) 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与意义的结合
纪实性作品的纯粹欣赏价值,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过滤,积淀后而展现意义。一方面是时过境迁后的“历史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摄影家在瞬间选择上所体现的匠心,所构筑的特定构图和画面感觉。这二者的结合,对于观看者来说,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趣味,作为街头摄影的一种选择
来自印度全奈的摄影师 Sasikumar Ramachandran 靠自学成为一名摄影师。他自称是一个“创意极客”,喜欢用镜头捕捉各种富有趣味的瞬间,不仅仅是记录,而是要发现点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东西:



































镜头中的鲍勃·迪兰
鲍勃·迪兰 (Bob Dylan)以歌手的身份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够评论家们折腾好久好久了。我们趁此机会,看一组关于这位大人物的摄影作品,拍摄与上世纪60年代——一个已经远去,业已接近传说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