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优雅,复古的迷恋

理查德·拉特利奇(Richard Rutledge),这个名字也许在今天这并不十分响亮,但在当时,持续15年的战争期间,他是在《Vogue》、《Glamour》以及《House&Garden》上发表作品最多的摄影师。

看清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别说没有正面,别说看不清脸,别说对不准焦,别说你看不懂……
这是一种极具个人偏好的选择,我的作品本身就是很主观的,懂的人自然会喜欢。浓烈的光影、绚烂的色彩、丰富的层次、动人的瞬间、真实而有感染力的肢体表达,有时简单直白,有时梦幻飘渺。我偏爱在这虚虚实实、不破不立之间描绘出爱情的模样。

行星朱庇特的油画造像

发射于2011年的星际探测器朱诺号,于2016年抵达木星(英语称之为朱庇特Jupiter),环绕这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朱诺为它拍摄了大量近距离的细节照片,让我们第一次以如此逼真的视觉观赏到宛如抽象派艺术绘画的壮丽图景。

凝视,以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六年前我带着一种憧憬和使命感来到西藏,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拉萨教学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拿起相机去感知、记录触碰我内心的每一张脸和每一个故事。”
——王伟涛

情绪中,情景里

维塔利•库洛特(Vitali Kurets)的摄影作品深受古典绘画的影响,影调厚重、情绪深沉,用真诚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刻画出人的灵魂,画面充满着生命的韵律故事。

摄影师萨莎·古谢夫( Sasha Gusov) 用诗意的镜头记录了1993年-2006年间,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访在伦敦的访问演出。

对城市的思考:一种超现实图景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影像创作者Ben Zank似乎拥有一副“超现实”的眼睛,他拍摄的城市题材人像摄影作品,动用了不平凡的想象力,所谓脑洞大开,把人物置于奇诡的场景中,并且动用了很多摄影上的“小花招”,创造出一幅幅超现实的城市图景。